“加德曼、希尔凡、纳希切万”泛亚美尼亚联盟发表声明:
1918 年至 1919 年对于纳希切万的亚美尼亚人来说是尤其灾难性的几年,因为新宣布的阿塞拜疆当局试图在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情况下控制该地区。
这一历史时期的特点是对当地亚美尼亚族群进行系统性屠杀和强制驱逐,最终导致对上阿古利斯和下阿古利斯亚美尼亚人的残酷屠杀。尽管发生了这些暴行,亚美尼亚共和国还是在 1919 年春合法地重新建立了对纳希切万的主权。
然而,1921 年,根据两个未获国际承认的实体:莫斯科苏维埃与安卡拉的凯末尔主义政府签署的《莫斯科条约》,纳希切万被置于阿塞拜疆的监护之下,并以自治共和国的地位存在。该条约后来由《卡尔斯条约》重申,是在没有亚美尼亚合法代表参与或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的。这违反了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因为两个当局,特别是未被承认的当局,不能在没有该国法定代表人的参与和同意的情况下单方面确定第三国的边界。
自纳希切万自治共和国成立以来,阿塞拜疆当局一直奉行系统性消灭亚美尼亚人在该地区存在的政策。
人口统计数据清楚地显示了这一点。
1917年,亚美尼亚人数量超过50,900人(占总人口的40%)。到了 1926 年,其数量减少到 11,276 人(10.8%),1939 年减少到 13,350 人(10.5%),1959 年减少到 9,519 人(6.7%); 1970 年为 5,828 人(2.9%),1979 年为 3,406 人(1.4%),1989 年为 1,858 人(0.6%)。如今,纳希切万已不再有亚美尼亚人了。这种人口轨迹明显地证明了系统性种族清洗政策。
在纳希切万以及阿塞拜疆事实上控制的地区,亚美尼亚宗教和文化遗产遭到蓄意破坏和亵渎。一个鲜明的例子就是朱加的亚美尼亚公墓被彻底拆毁,这是文化破坏行为无可否认的事实,其目的是抹去该地区亚美尼亚历史特征的所有痕迹。
“加尔德曼、希尔万、纳希切万”泛亚美尼亚联盟对又一次历史不公发出抗议之声,这一不公导致了种族灭绝和民族灭绝等反人类罪行的肆无忌惮地实施。阿塞拜疆必须面对历史的不公正,并对种族主义政策、系统性的侵犯人权行为以及国家和社会层面犯下的所有罪行承担应有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