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碑观察警告:
“一些阿塞拜疆电报频道分发了阿尔扎赫被占领城市马尔图尼的照片(https://t.me/maidentower/58690)。从照片中可以看出,圣大教堂内部近两年已遭到破坏:窗户破碎,有烧毁的痕迹(图1)。早在2020年,在为期44天的战争中,教堂及其周边地区就成为阿塞拜疆武装部队蓄意攻击的目标,当时马尔图尼市遭到无情轰炸。炮弹在教堂附近落下并爆炸,教堂南立面上的痕迹证明了这一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座教堂是由慈善家 Alis Ohanyan 于 2004 年建造的(https://hetq.am/hy/article/64015)。
我们的回应
1954 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公约》第 4 条规定了保护文化价值的主要规定:“各国有义务尊重本国和对方领土上的文化价值,不得采取敌对和报复行为”(1954 年《关于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财产的海牙公约》,第 4 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http://www.unesco.org/new/en/culture/themes/armed-conflict-and-heritage/convention-and-protocols/1954-hague-convention/)。
禁止在战争/武装冲突中以文化财产为目标也载入了具有习惯法地位的国际人道主义法;也就是说,它们具有国际约束力。国际人道法规则 38 规定:“冲突各方均应尊重文化价值,并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避免攻击致力于宗教、艺术、科学、教育或慈善目的的建筑物和历史古迹,除非它们是军事目标。”习惯国际人道法,与规则 38 相关的做法。 对文化财产的攻击,https://ihl-databases.icrc.org/customary-ihl/eng/docs/v2_cou_be_rule38。第 40 条规则补充了上述内容,指出冲突各方都必须保护文化遗产。 “禁止盗窃、抢劫或盗用以及任何形式的破坏对任何民族的文化遗产都具有重要意义的遗产” 习惯国际人道法规则第 40 条。尊重文化财产,https://ihl-databases.icrc.org/customary-ihl/eng/docs/v1_rul_rule40:
根据1999年通过的《第二海牙议定书》第7条,为了在袭击中不损害遗产价值,冲突各方必须:
a) 尽一切可能核实 1954 年遭受攻击的对象不是受《公约》第 4 条保护的文化价值,
b) 在选择攻击手段和方法时采取一切预防措施,以避免或尽量减少对文化价值的意外损害;
(c) 避免做出可能导致文化财产意外损坏的攻击决定;
(d) 如果发现目标是文化财产,而攻击所造成的附带损害相对于预期的具体和直接军事利益来说是过度的,则取消或暂停攻击;https://ihl-databases.icrc.org/en/ihl-treaties/hague-prot-1999/article-7?activeTab=undefined”。








